蔚县博物馆二楼,灯光正透过一幅幅精致的剪纸,在墙面投下流动的光影。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治国轻触开关,一幅《打树花》剪纸线条在灯光下勾勒出打树花时铁水飞溅的动态,明暗交错间仿佛能看到滚烫的铁花在夜空中绽放的瞬间,这不是传统剪纸的静态展示,而是39岁的李治国用文创思维赋予古老技艺的新生命。
文创,是李治国传承非遗的密码。2010年,一次参观国家级工艺大师李闽的剪纸艺术展,让当时还是程序员的李治国深受震撼,毅然转身投入这门古老技艺。他敏锐地捕捉到传统剪纸与光影结合的潜力:“剪纸本就是贴在窗上的‘透光艺术’,现代技术能让它找回本质。”
于是,剪纸元素被巧妙地融入笔记本、3D印章、摆台、冰箱贴等日常用品中,让非遗变得触手可及、时尚有趣。
“非遗焕新颜”文创市集上,年轻人的热情印证了李治国路线的成功。他的展位总是人头攒动,剪纸夜灯和3D印章笔记本成为抢手货。“以前觉得剪纸是‘老古董’,没想到能这么潮!”有位年轻人跟李治国说,买了他的剪纸台灯,晚上开灯时,光影透过剪纸在墙上投出花纹,把整个房间变成了“剪纸剧场”。这种“小惊喜”就是李治国想达到的——让传统技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要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展厅内,上百种剪纸文创产品正讲述着创新故事:霞窗夜灯散发着柔和暖光,文创台灯将传统纹样投射成现代家居的点缀,剪纸纹样笔记本成为年轻人记录生活的时尚单品……每一件作品,都承载着李治国坚定的理念,“做文创不是为了‘颠覆’传统,而是想让更多人,尤其是年轻人,愿意去了解剪纸背后的文化。”
从程序员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,李治国用创意和实用主义,为千年剪纸凿开了一条通向现代生活的光路。在他手中,红纸上的镂空艺术不再仅仅是历史的剪影,更成为照亮日常、连接古今的流动之光。(于格格 王子璇)
来源 张家口日报
【来源:张家口发布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@xxcb.cn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内容咨询及合作:19176699651;yuanshipeng@xxcb.cn。
举报/反馈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